市场绩效
央视《对话》开年特别策划节目,周育先受邀分享中国建材集团的“信心2022”
来源:央视《对话》 宣布时间:2022-02-212月19日,围绕中央精神和中央经济事情集会精神,泛起“信心2022”,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育先受邀加入央视《对话》节目,分享了集团面临的形势、任务和信心。2022年,中国建材集团坚持稳中求进,努力做到开局稳、首季红,同时以立异驱动生长、加速新结构,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质料工业投资集团,积极为国民经济生长孝敬力量。
周育先央视《对话》完整视频
对话节目实录
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在开年之际,我们(央视对话节目)为各人带来了一期特别的策划——《信心2022》,寻找中国经济在这一年生长的信心和定力。在刚刚已往的2021年,虽然受到了海内外经济情况变革带来的巨大压力,中国经济总体坚持了良好的生长势头,实现了8.1%的经济增速,人均海内生产总值1.25万美元,首次凌驾世界的人均水平。中国经济总量抵达了114.4万亿元,占全球经济比重凌驾了18%,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孝敬率抵达了25%。2022年开年,面对依旧庞大严峻的经济情况,一月的金融数据预示着一个平稳的开局,信贷、社融增量纷纷创下历史新高,稳增长初见效果。放眼整个2022,挑战依然保存。在全球不确定性的大情况下,中国经济如何连续引爆发长的动力。
今天我们为您泛起的这场《对话》,不在我们的演播室当中,而是深入到了中国企业界的一线,我们采访了8位来自差别行业的企业家,涵盖了农业、装备制造业、机械制造业、建筑质料、清洁能源和电力、消费电子、金融等等,关乎着国计民生的要害领域,他们当中有效劳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中央金融企业,有新能源装机规模世界第一的电力企业,有中国规模最大、业务链最完善的机械工业企业,有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企业,有从事农业四十多年的行业老兵,另有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努力寻找新机缘的制造业代表。
2022建材行业要害词是什么?
陈伟鸿:2022年,对所在行业和经济形势有怎样的视察和思考,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,2022年的要害词是什么?
周育先:中央经济事情集会总基调是稳中求进,这实际上也是为我们央企定下一个总基调。
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?
陈伟鸿:积极应变,主动谋变。这不可是企业的真实写照,也是中国经济走过的特殊历程,从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,到2021年经济增长超预期,顶住压力的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巨大的韧性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,2022年海内外情况当中的不稳定、不确定的因素依然许多。中国经济如何在变局中构建新简直定性,寻找新的增长点?
周育先:实际上我们也在加大力度,把我们的科研结果能够更多地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,能够工业化,如果这些科技产品更多的工业化,能解决我们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急需质料,并且能够去替代一些进口,这样随着规模提升,能够解决更多的就业,能够为我们国家解决一些要害的焦点质料和焦点部件。用碳纤维复合质料,我们集团已经成为我们国家CR929飞机的三个机身部段的供应商,虽然看上去现在的销售收入还不大,更重要的是未来能够为我们国家的民用大飞机,能够提供强力支撑。
底气和信心来自哪里?
陈伟鸿: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事情集会指出,2022年我们面临着需求收缩、供应攻击、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。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和行业当中的要害企业,将会以什么样的方法应对挑战,底气和信心又来自哪里?在采访当中,险些每家企业给我的谜底都是相同的两个字,立异。立异是企业生长壮大的密码,也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动力源泉;厥滓淹2021年,制造业投资体现亮眼,两年平均增速从上一年的负2.2%上升到了5.4%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更是高达16.7%。加速立异结构,拓展生长新空间。坚持以立异促生长是企业稳定的保稳求进之道。
周育先:中国建材有26家科研院所,凌驾17000个专利,我们每年的结果还在不绝地累积,所以我们也围绕总书记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怎么能够把我们集团的这些结果,差别条理的能够更快去孵化,能转化成结果,能转化成生产力,能转化成工业,我们就加大力度,向社会开放。所以,我们在山东就做了一个相当于孵化基地一样,就是用我们的结果,用我们的引导,然后用外地政府的厂房土地,去把我们这些结果向社会去宣布,谁愿意投资这个结果。到现在为止,我们宣布了以后,真另有不少民营的机构的投资者,都有兴趣,现在投资已经有十几个项目,把我们的第三类结果在那个基地,用了社会资源,用了政府资源,各人结合在一起,转化成了产品,转化成了生产力,转化成了面向国民经济的一些产品。现在看来效果照旧很好的。我们满意,我们去转化的这些技术人员,员工有收益,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外地政府很满意,因为引进一个一个结果,在外地转化,屋子有租金,有税收,有GDP,另有就业。相关方都获益的一种模式。只有把它跟需求相对接,只有把无形资产和有形的社会资内幕对接,把生产要素都能够组合在一起,才华够爆发出来许多的真正的科技立异的力量。
备注:中国建材集团把自主研发的科技结果分为A、B、C三类,划分为效劳国家战略形成的A类结果、围绕集团主业形成的B类结果、可对外转化的C类结果(也就是第三类),结果转化收益的70%以上分派给结果的原完成团队和现转化团队。
双碳为企业生长带来了什么?
陈伟鸿:绿色是高质量生长的底色,实现双碳目标是推动高质量生长的内在要求。从2021年顶层设计的公布到最新的中央经济事情集会定调。双碳的生长路径也在逐渐地清晰,2022年双碳将为企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缘。在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解当中,企业如何看待短期的阵痛。中恒久看。它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增量,释放哪些新动能呢?
周育先:水泥行业自己在碳排放里头,由于燃料要用煤,自己原料里边用碳酸钙,加温以后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,正因为是这种情况,所以碳排放的压力是巨大的。那我们的机缘是什么?实际上焦点照旧要靠立异。要通过立异去淘汰落后(产能)。好比说我们如何能够替代一些作为燃料的煤,好比说我们如何用原料去替代一些碳酸钙的石灰石,这样能够使得生产一吨水泥,它的碳排放的绝对值能下降。我们充分利用了水泥窑高温的功效,去协同处理一些固体垃圾、医用垃圾、生活垃圾。我们在全国已经有44条生产线,围绕着36个都会去处理都会的这些生活垃圾、医用垃圾及固体垃圾。前些天去江苏省南京市,坐下不到5分钟,市委书记说谢谢中国建材,原因是南京去年疫情期间,让我们加大力度运转水泥厂,去处理处理南京市所有的医用垃圾,确保整个抗疫期间能够宁静地度过。
陈伟鸿: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,而不是一个小池塘。大海之大,大在体量,大在实力,大在潜力。纵有疾风骤雨,也难掀起惊涛骇浪。实践一经重复地证明,我国经济韧性强,恒久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,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,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。让我们配合期待2022年中国经济坚持战略定力,继续稳步向前。